紫溪道中
三月晦日春欲还,深林百鸟鸣间关。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山间雨景和送春归去的闲适心境,充满自然野趣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四句用"春欲还""百鸟鸣"点出暮春时节的生机,紫溪岭被绿树笼罩如迷云,远处乌石山挂着白茫茫的雨帘,画面层次分明。五六句写山雨空灵的奇景:雨丝被高山阻隔悬在半空,化作飞溅的水雾滋润着千山万壑,把山色洗得更青翠。
后六句转入抒情。"远人"可能指隐士或作者自己,乘着轻便竹轿在野花纷飞中送春归去。"间关"形容山路崎岖却近在咫尺,青霄、三山都是仙境意象,暗示虽居尘世却心向方外。结尾写僻静之地公务清闲,在芙蓉帐(华美帷帐)中看紫云飘过,既有隐逸之乐,又带着几分仙气。
全诗妙在将寻常山雨写得如幻似真,把送春的惆怅转化为超然物外的闲适,色彩明丽(绿云、白雨、紫溪、蓝舆),动静相宜(鸟鸣、雨落、花坠、云飘),展现了文人雅士与自然相得的悠然心境。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