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日山水画卷,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水路风光:阳光下的沙洲明净发亮,溪水碧绿清澈见底,小船要绕过三百个河滩才能到达歙溪。这里用"沙明水碧"四个字就勾勒出溪水的透亮,"三百滩"则暗示了航程的曲折漫长。
后两句写两岸春色:青山夹岸的春天即将过去,淡紫色的楝树花已经飘尽,只剩下竹鸡的啼叫声在山间回荡。"春欲暮"点出晚春时节,"楝花飞尽"用具体物象表现春光将逝,而竹鸡的啼叫又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声响。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先是一个清澈溪流的全景镜头,然后是蜿蜒曲折的航拍路线,最后定格在飘落的花瓣和鸣叫的山鸟特写上。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对山水之美的喜爱,以及面对暮春时淡淡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