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庐山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古翠深中拥紫烟,幽行先酌石溪泉"用色彩和动作勾勒出庐山的幽静美景——在苍翠的山林间,紫色的云雾缭绕,诗人漫步其中,先捧起溪边的清泉解渴。这里通过"紫烟""石溪泉"等意象,营造出仙气飘飘的氛围。
中间四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说自己"未能耕野安愚分",意思是还不能像隐士那样安心耕田过简单生活,但趁着年轻力壮,先享受游山玩水的乐趣。"五色在前难障碍"是说眼前的美景让人难以抗拒,和朋友一起骑马而来,更值得在此流连忘返。
最后两句"杏花林里閒风月,况有宗人演地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杏花林中悠闲地享受清风明月,更有同宗道友在此讲述修仙之道,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超凡脱俗的境界。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游山过程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庐山的美景和诗人向往闲适生活的心情。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生动刻画,又透露出想要超脱尘世烦扰的愿望,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