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蒙惟易欧阳兴善归南海
西北多浮云,摇曳过城阙。远接江上山,近映杯中月。
月色正朦胧,天风仍觱发。归道叹悠长,常恐芳华歇。
芳华念故园,春草忆王孙。高屏横翠嶂,远树澹孤村。
漱石厉其齿,枕流涤烦喧。故人音信杳,谁共对清言。
清言怀彼美,室远心则迩。一为蒙庄生,一为欧冶子。
利器既鲜俦,逍遥托万里。同志不同归,相思付兰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又饱含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篇用"浮云"和"城阙"勾勒出西北的苍茫景象,云朵飘过城墙的画面既写实又充满动感。接着视线由远及近:远山与江面相接,近处月光倒映酒杯,营造出朦胧唯美的意境。"觱发"的冷风更添几分萧瑟,暗示离别时的不舍。
中间部分通过"芳华""春草"等意象,表达对时光易逝的忧虑。翠绿山峦和远方孤村的描绘,构成一幅水墨画般的江南景致。"漱石枕流"的典故,暗喻友人高洁的品格——像流水冲刷石头般磨砺心志,在自然中洗涤尘世烦恼。
最后点明送别的两位友人:一位是像庄子般超脱的隐士(蒙惟易),一位是如铸剑大师欧冶子般才华横溢(欧阳兴善)。"利器"比喻友人出众的才能,"逍遥万里"写他们即将远行。结尾"相思付兰芷"尤为动人——将思念寄托于香草,既风雅又深情,让离别的情谊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电影:开篇广角镜头展现天地苍茫,特写月光酒杯传递离愁,中段山水画卷暗喻品格,结尾用历史人物比拟友谊。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虽然我们道路不同,但精神相通"的知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