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书法艺术的传承与鉴赏,核心意思是:
第一句"字入照陵不可摹"说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已经陪葬唐太宗(照陵指唐太宗昭陵),后人再也无法临摹真迹了。这里用"不可摹"三个字,既表达真迹失传的遗憾,也暗示真迹的不可复制性。
第二句"后来仅及晋之余"说后世书法家只能学到晋朝书法的皮毛。用"仅及"二字点出后人难以超越王羲之的无奈,也反映晋代书法的高不可攀。
第三句"识真盍向龟堂问"最有意思,说要想看懂真正的书法,不如去请教陆游(龟堂是陆游的书斋名)。这里藏着两个小心思:一是夸陆游眼光毒辣,二是暗示当代只有陆游这样的行家才懂书法真谛。
最后一句"敢谓牵联亦得书"表面谦虚,实际很自信。意思是说虽然我的诗只是附和你的作品,但也算得上书法讨论的一部分。用"敢谓"这个谦词,反而透露出对自己见解的肯定。
全诗用简单的语言谈了三个层次:先是说真迹失传的遗憾,再是说后人难以超越的现状,最后落脚到当代鉴赏要靠真正的行家。诗人通过书法这个话题,其实是在探讨艺术传承中"真传"与"模仿"的关系,最后落在"真正的鉴赏需要真知灼见"这个点上。
黄由
宋平江长洲人,字子由,号盘野居士。孝宗淳熙八年进士第一。通判绍兴府,赈灾有绩。自金国奉使还,迁嘉王府赞读。宁宗时权礼部尚书兼吏部,会禁道学,奏不宜籍记“伪党”姓名,劾知成都。嘉定初知绍兴府。官至正奉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