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杂感 其二

不知天下几时肥,三十年来事日非。
曲里莲花聊采采,笛中杨柳总依依。
登场大有狙公戏,营垒何无燕子飞。
忍听居人谈往事,酒阑灯灺泪沾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前两句"不知天下几时肥,三十年来事日非"直白地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这三十年来情况越来越糟。这里"天下肥"指百姓富足,"事日非"是说情况越来越差。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
- "曲里莲花聊采采":就像在池塘里随便采几朵莲花,暗指只能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 "笛中杨柳总依依":笛声中的杨柳总是那么温柔,比喻美好的事物只能存在于音乐中。
- "登场大有狙公戏":社会上的人都在像猴子一样耍把戏,讽刺人们虚伪做作。
- "营垒何无燕子飞":军营里连燕子都不来,暗示战乱让生灵远离。

最后两句"忍听居人谈往事,酒阑灯灺泪沾衣"最打动人:实在不忍心听邻居们谈论过去的事,酒喝完了,灯也快灭了,不知不觉眼泪打湿了衣裳。这里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的伤感。

整首诗用日常可见的莲花、杨柳、燕子等意象,配合"耍猴戏"这样通俗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乱象的讽刺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最后那个流泪的画面特别有感染力,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