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生之

轩腾都治凤,淡寂祗冥鸿。尊酒堪谁别,人心自古同。

行藏真此道,天地各深衷。相对秋江上,芙蓉正晚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江边的送别,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的融合,传递出深沉而豁达的情感。

前两句用两种鸟作对比:凤凰象征显赫富贵的生活,鸿雁代表清静孤独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说,人生有不同活法,有人追求热闹,有人甘于平淡,但都是自己的选择。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酒杯前我们与谁告别?其实人心自古相通。无论选择入世打拼(行)还是隐居避世(藏),都是人生正道,天地万物都有自己深藏的心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包容——不同道路都值得尊重,重要的是忠于内心。

最后两句回到送别场景:秋江边相对而立,水芙蓉(荷花)在夕阳下红得正艳。这个画面既点明离别时间(秋季傍晚),又以荷花的绚烂暗示即便在离别时刻,生命依然有它的美好。荷花在古典诗歌中常象征高洁,或许也暗指友人品格如荷般纯净。

全诗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在平静中见深刻。诗人用秋江、荷花、飞鸟等意象,把人生选择、离别情绪和自然景物巧妙结合,最终传递出一种通透的人生态度:理解差异、尊重选择,在变迁中保持内心的从容。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