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朋友家借宿时,因帮忙操办丧事而引发的复杂感受。
上片从凌晨惊醒写起。五更天突然惊醒后,各种烦心事涌上心头,既担忧国家大事,又操心个人前途,越想越焦虑。这时候作者突然自嘲:我这不是像三国时的陈登(字元龙)一样,明明住着百尺高楼(比喻志向远大),却在这里为琐事发愁吗?
下片转到环境描写。深秋时节,雨打枯叶沙沙响,连虫鸣都听不见了。一年光阴又像流水般消逝,让人感叹时光飞逝。但最后笔锋一转:明天还要和乡亲们一起喝酒呢——在沉重的生死思考后,用农家酒宴作结,反而透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词妙在三个转折:从失眠焦虑到自我开解,从悲秋到叹逝,最后以人间烟火气冲淡愁绪。这种"愁着愁着突然想开"的真实心态,特别能引起现代人共鸣。尤其是"自笑"这个细节,把知识分子的纠结与自嘲写得活灵活现。
胡祗遹
胡祗遹(zhī yù)(1227—1295)字绍闻 ,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于世祖朝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太原路治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荆湖北道宣慰副使、济宁路总管及山东、浙西提刑按察使等职,以精明干练著称,所至颇具声誉。胡祗遹后召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曲之珍贵资料。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潭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