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自咏

武夷群岫高崔嵬,隐屏直耸天中开。
千寻拔地出圭壁,屼屼万古封苍苔。
烟霞舍卷朝夕异,日月昼夜东西回。
寒流诘曲抱岩足,水清沙碧直蓬莱。
紫京真人玉为杯,琼浆初发葡萄醅。
醉来披云卧松月,松花点点飘香雪。
哀猿绝壁声更长,惆怅怀人逮明发。

现代解析

这首《武夷自咏》用生动的画面感带我们游览了武夷山的壮美风光,同时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

开篇四句像航拍镜头:陡峭的山峰像巨人般直插云霄,石壁如同巨大的玉圭破土而出,长满青苔的山体透着亘古不变的沧桑感。这里用"圭壁"(古代礼器)比喻山形,既显庄重又突出山势的挺拔。

中间四句转入动态描写:云雾霞光早晚变幻,日月如同在山间追逐轮回。寒凉的溪水像绸带缠绕山脚,清澈见底的水流让人联想到仙境蓬莱。这里"诘曲"(弯曲)一词让溪水有了灵动的姿态,"直蓬莱"的联想更添神秘色彩。

后六句笔锋一转,出现饮酒作乐的仙人形象:用玉杯畅饮葡萄美酒,醉后枕着云朵卧看松间明月。飘落的松花像香雪般点缀,猿猴的哀鸣在悬崖间回荡。最后"惆怅怀人"四句透露诗人虽身处仙境,却仍怀念尘世故人的复杂心境。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实景与想象交融——既有真实的山川描写,又通过"琼浆""真人"等意象营造出亦真亦幻的仙境感。诗人看似逍遥自在,实则借酒消愁,那回荡山间的猿声恰恰呼应了他无人倾诉的孤独。这种"身在桃源心系红尘"的矛盾,正是古代文人典型的浪漫与惆怅。

蔡沈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