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沌复见江山和斗南

底事江山照眼新,为从云梦别经旬。
行吟沌口三家市,笑作天涯万里人。
清夜论心真得友,白云回首奈思亲。
船头又报荆州近,鱼雁书来未易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亲友的思念。

开头两句写诗人离开云梦泽(古代大湖)十来天后,突然看到焕然一新的江山景色,不禁好奇:为什么眼前的山水显得格外新鲜?这里用"照眼新"三个字生动表现出突然见到美景时的惊喜感。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诗人在沌口(湖北地名)的小集市漫步吟诗,虽然身处天涯却豁达地自嘲是"万里人",显示出随遇而安的心态。夜深人静时与知己谈心最见真情,但抬头看见白云又不免思念亲人。这里"白云思亲"的意象既自然又深情,白云飘浮无定就像游子的漂泊,望着它自然想起家乡。

结尾两句写船快到荆州(湖北地名)时,诗人感叹书信往来不易。"鱼雁"是古代对书信的代称,这里暗示与亲友通信困难,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将旅途见闻、交友之乐、思乡之情巧妙融合。诗人用行走的视角串联起不同场景,既有对眼前景物的敏锐捕捉,又有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旅人形象。特别是"笑作天涯万里人"这句,用轻松的语气表达漂泊的孤独,举重若轻,最能体现诗人的豁达胸襟。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