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惟立奉天殿进会典(时十二月十一日)

缃帙装成进御初,綵舆仙乐下东除。
史家未许依唐典,册府空闻纪宋书。
陛楯夹陈云气绕,殿帘高捲日华舒。
子云笔厎多清兴,欲和新篇恨不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重而充满仪式感的场景:官员们将精心装帧的《会典》(记载国家典章制度的书籍)进献给皇帝。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这一盛事的观察与感慨。

逐句解析:

1. “缃帙装成进御初,綵舆仙乐下东除。”
开篇描写进献《会典》的场景:淡黄色的书套装帧精美,官员们恭敬地将书进献给皇帝。彩色的车驾和美妙的音乐从东边的台阶缓缓而下,整个场面隆重而神圣。

2. “史家未许依唐典,册府空闻纪宋书。”
这里作者感慨:如今的史官们无法像唐朝那样自由地记录历史,而藏书楼里也只能听到宋朝的典籍被传颂。隐含了对当下历史记载受限的遗憾。

3. “陛楯夹陈云气绕,殿帘高捲日华舒。”
这两句描绘了皇宫的威严与壮丽:侍卫们夹道而立,殿内云气缭绕;高高的殿帘卷起,阳光洒落,整个宫殿显得恢弘而明亮。

4. “子云笔厎多清兴,欲和新篇恨不如。”
结尾作者以“子云”(汉代文学家扬雄)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写诗的雅兴,但面对这样的盛事,却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写出匹配的诗篇,流露出谦逊和遗憾。

诗歌精髓:

* 仪式感与庄严: 通过“彩舆”“仙乐”“云气”“日华”等意象,生动再现了进献《会典》的隆重场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历史感慨: 作者借古讽今,委婉表达了对当下历史记载受限的忧虑,展现了一个文人的历史责任感。
* 谦逊与自省: 结尾的“恨不如”并非真正的自卑,而是文人对自身要求的严格,以及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

魅力所在: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将宏大的历史场景与细腻的个人情感完美结合。既有对朝廷盛事的客观描绘,又有作者主观的感慨和思考。语言上,虽然用词典雅,但意象清晰,画面感强,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尤其是结尾的“恨不如”,既点明了主题,又留下了余韵,让人回味无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