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梨花白头翁的静谧画面,充满淡淡的春愁。
前两句写景:柔和的月光透过雕花小楼,将梨花映照得像雪一样洁白,花枝几乎要碰到窗边的帘钩。这里用"香雪"形容梨花,既写出花的颜色洁白如雪,又暗示了梨花的清香,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借鸟抒情:画中的山鸟(白头翁)独自站在花丛中,头顶的白羽让它看起来像个白发老人,仿佛在埋怨春天走得太快。其实鸟不会真的抱怨,是诗人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投射到了鸟儿身上——看到白头翁站在凋谢的梨花间,就像看到一位老人在送别春天,格外令人感伤。
全诗妙在"白头"的双关:既写白头翁鸟的白色头顶,又暗指人的白发苍苍。通过人与自然的巧妙对应,把春天将逝的惆怅、岁月易老的感慨,都浓缩在这幅花鸟小景里。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像月光一样温柔,又带着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