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门吊古(壬子(中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残山剩水崖门下,有宋君臣草草消。
大海回澜犹有恨,荒祠冷月转无聊!
赵家块肉随流水,陆相忠魂化怒潮。
中国祗今新易主,胡儿未必尽天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民国元年(1912年)写的怀古之作,借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来感慨时局变化。全诗用直白的对比手法,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前四句写景:残破的山河、荒废的祠堂、冷清的月光,这些意象都在说南宋灭亡的凄凉。"大海回澜犹有恨"用拟人手法,说海浪都在为这段历史抱不平。

五六句用两个典故:小皇帝赵昺("赵家块肉")投海,忠臣陆秀夫殉国,他们的精神化作浪涛。这里既表达对忠义的敬意,也暗含"精神不灭"的寓意。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现实:中国刚推翻清朝("胡儿"指满族统治者),但作者提醒人们别太乐观——新政权未必就是天命所归。这种冷静的反思在民国初年很有现实意义。

全诗魅力在于:用海浪、冷月等自然景物烘托历史悲壮,把古代忠烈与近代变革巧妙联系,既哀悼过去,又警示当下。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选择,能引发读者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