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过寒食节的孤独与感伤。
开篇"客舍萧条百尺天"直接点明处境:住在空荡荡的旅店里,望着高远的天空,凸显孤独感。"衡阳城下柳阴船"用柳树和停泊的小船勾勒出江南水乡的典型画面,但"柳"在古诗中常象征离别,暗示思乡之情。
中间两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复杂心绪。"梨花带雨"的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含泪水,"草色含烟"则描绘出寒食节特有的朦胧氛围。诗人用"马足踏青"回忆往昔欢乐,与现在"罗衣传烛"的冷清形成对比,凸显物是人非的惆怅。
最后两句将视野扩展到广阔天地:"三吴八桂"指代江南到广西的漫长路途,"万里空山"更强化了空间上的隔绝感。结尾"哭杜鹃"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将游子思乡的悲痛推向高潮。
全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把异乡漂泊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时光流逝的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意象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古代游子的羁旅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