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寒光应逗古梅枝,声入虚窗一枕攲。
病叟岂堪沾湿早,閒人何限望晴时。
江山未息投戈恨,书剑空深铸砚悲。
漏尽鸡号犹不寐,诘朝元有野僧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雨夜》,展现了一个雨夜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寒光应逗古梅枝”:在寒冷的夜晚,梅花在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这里的“寒光”可能是指月光或灯光透过雨幕形成的微光,“逗”字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光线与梅枝的互动。

2. “声入虚窗一枕攲”:诗人听着雨声,坐在窗前,身体因雨声而微微晃动。“声入虚窗”描述了雨声透过窗户传入室内,“一枕攲”则表现了诗人因雨声而轻微晃动的样子。

3. “病叟岂堪沾湿早”:诗人可能是个身体不好的老人(“病叟”),他感叹自己怎么能经受长时间的潮湿和寒冷(“沾湿”)。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身体的担忧和对环境的无奈。

4. “闲人何限望晴时”:一个“闲人”(诗人自称或被人称为)总是期待着天气放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渴望和对当前雨夜的无奈。

5. “江山未息投戈恨”:诗人感叹国家战事未停(“投戈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6. “书剑空深铸砚悲”:诗人虽然精通书剑(象征学问和武艺),但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独自在雨中浇铸砚台,感到悲伤和无助。

7. “漏尽鸡号犹不寐”:雨夜漫长,鸡已经叫了很多次,但诗人仍然无法入睡。这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时间的敏感。

8. “诘朝元有野僧期”:明天早晨还有与山野僧人的约定(可能是见面或某种活动)。尽管夜晚漫长且充满焦虑,但诗人仍然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描述雨夜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深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健康和未来的期待。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