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沙头三首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船驶过沙洲,岸边开始出现村落,平坦的土地和宽阔的江面让人感到开阔舒畅,连空气都带着温柔的暖意。这里用"清温"这个词很妙,既说天气清爽,又暗示心情舒畅。

后两句突然有了戏剧性:江水悄悄涨潮,但除了经验丰富的船夫,谁都察觉不到。这里的"巴到"是方言,意思是"悄悄来到",就像现在年轻人说"暗戳戳地来了"。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悄悄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那些我们容易忽视的普通劳动者,其实掌握着最宝贵的生活经验。

全诗就像一段短视频:先给个广角镜头拍江村美景,再特写老船夫观察水纹的专注神情。它告诉我们美就在日常中,关键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这种对平凡生活的诗意捕捉,正是杨万里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