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篇
孤雁北来来几时,穷冬无侣鸣声悲。
云长路渺去安极,日暮天寒飞更迟。
洞庭潇湘落秋水,苦竹黄芦一千里。
清怨时从鸣笛生,断行暮逐哀筝起。
尘沙关塞愁转蓬,随风且落江湖中。
微躯幸免庖人俎,短翮长辞猎士弓。
君不见陇山鹦鹉解人语,一生自恨黄金笼。
云长路渺去安极,日暮天寒飞更迟。
洞庭潇湘落秋水,苦竹黄芦一千里。
清怨时从鸣笛生,断行暮逐哀筝起。
尘沙关塞愁转蓬,随风且落江湖中。
微躯幸免庖人俎,短翮长辞猎士弓。
君不见陇山鹦鹉解人语,一生自恨黄金笼。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孤雁的诗词,名为《孤雁篇》。
首先,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整首诗的主角是孤雁。孤雁北来,意味着它正朝着北方迁徙。它何时来到此处?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它孤独一只,没有同伴。
诗的开头就描绘了孤雁的凄凉处境。“穷冬无侣鸣声悲”,寒冷的冬天,没有同伴,孤雁的叫声充满了悲伤。
接着,诗人描述了孤雁的飞行环境。“云长路渺去安极”,云彩漫漫长路渺远,孤雁要飞往哪里去呢?“日暮天寒飞更迟”,日暮天寒,孤雁飞行更加艰难。
然后,诗人用“洞庭潇湘落秋水”来描绘孤雁的归宿之地。但是,即使到了这里,孤雁也面临着困境。“苦竹黄芦一千里”,环境艰苦,让孤雁倍感疲惫。
在旅途中,孤雁常常伴随着哀怨的声音。“清怨时从鸣笛生”,清脆的鸣叫声中透露出哀怨之情。“断行暮逐哀筝起”,在日暮之时,随着哀伤的筝声,孤雁艰难地飞行。
途中,孤雁也经历了许多磨难。“尘沙关塞愁转蓬”,在尘沙弥漫的关塞之地,孤雁的飞行轨迹变得凌乱。“随风且落江湖中”,随着风落入江湖,孤雁的命运变得更加不确定。
幸运的是,“微躯幸免庖人俎”,孤雁的小生命幸免于成为厨房中的菜肴。“短翮长辞猎士弓”,尽管它翅膀短小,却得以逃脱猎人的弓箭。
最后,诗人用“陇山鹦鹉”作比较。“君不见陇山鹦鹉解人语,一生自恨黄金笼”,陇山的鹦鹉虽然能够模仿人说话,但一生都被困在黄金笼中,无法自由飞翔。这与孤雁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雁的凄凉处境、艰难旅程和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孤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面临的困境和磨难,鼓励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