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寓兴

忘忧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宽。酒病未能辞锦里,
春狂又拟入桃源。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
闲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日傍晚的闲适生活,表达了放下烦恼、享受自然之美的豁达心境。

首联"忘忧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宽"意思是:想要忘记忧愁不一定要靠种忘忧草(庭萱),只要把世事看淡些,心胸自然就开阔了。这里用"庭萱"这个典故,但作者认为真正的解忧方式是调整心态。

颔联"酒病未能辞锦里,春狂又拟入桃源"写作者虽然因为喝酒伤了身体,但还是舍不得离开繁华的锦里(成都的别称);同时又向往着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样纯净自然的地方。这两句展现了现代人常见的矛盾心理:既留恋都市繁华,又向往田园生活。

颈联"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是绝美的春日夜景:微风吹动杨柳,千万条柳丝轻舞;月光下的梨花像团团白雪般皎洁。这两句用"丝千缕"和"雪万团"的生动比喻,把常见的春景写得格外动人。

尾联"闲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写作者悠闲地拨弄琴弦(金徽指琴),度过芬芳的春夜,听着石上清泉的潺潺水声。最后以泉水的自然流淌作结,暗示着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将都市生活与自然情趣巧妙融合,展现了古人"闹中取静"的生活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既享受人间烟火,又保持心灵宁静"的平衡感,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依然很有启发。

刘兼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