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太虚

生前百事无如意,死后浮名总是空。
刚把穷愁作题目,哦诗不要晚年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扎心的道理:人活着的时候事事不顺,死后虚名更是没意义。诗人刚把"穷愁"当成写诗的素材,转念一想——晚年写诗何必非要追求技巧精湛呢?

全诗分四个层次递进: 1. 前两句像在吐槽人生——活着时诸事不顺(房贷车贷工作家庭压力),死后留个好名声也白搭(人都没了要虚名干啥)。这种看透人生的态度其实挺豁达的。

2. 第三句突然转折:既然生活这么苦,干脆把"穷愁"当创作素材吧。就像现代人把生活压力写成段子,苦中作乐。

3. 最后一句最妙:诗人突然醒悟——老了写诗何必刻意追求完美?就像发朋友圈不用P图修文,真实反而更打动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现代人也能共鸣的感悟: - 承认生活不易的坦诚 - 看淡虚名的清醒 - 把苦难转化成创作的幽默感 - 对"精致完美"的祛魅

就像当代人常说"躺平""摆烂"背后的深层智慧,诗人用20个字道破了:活着已经够难了,何必再给自己设那么多标准?真实地记录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活法。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