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酌惠山泉

千章老树荫渟泓,不忝茶经第二名。
急借匏尊蠲久渴,旋敲石火试新烹。
僧无吝色从多汲,客有馀甘为一清。
挈得瓶罂须稳载,免教地主累张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惠山泉边品茶的惬意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景:高大的古树投下浓荫,树下的泉水清澈幽深。这泉水品质极佳,在茶圣陆羽的《茶经》里排名第二。这里用"不忝"(不愧对)二字,既赞美泉水,又暗含对茶圣的敬意。

中间四句写品茶过程:口渴的作者急忙用葫芦瓢舀水,快速敲打火石点燃炉火,迫不及待地煮新茶。寺里的僧人慷慨大方,任人取用泉水;而清甜的泉水让作者感到身心舒畅。这里"余甘"二字很妙,既指茶的回甘,也暗指这种闲适体验带来的精神愉悦。

最后两句是幽默的叮嘱:打水时要小心拿稳瓶罐,别像张衡(东汉科学家)造地动仪那样劳烦土地神。这个玩笑既表现了作者的轻松心情,也侧面反映对泉水的珍视。

全诗就像一组生活镜头:从古树清泉到煮茶品饮,既有"急借匏尊"的急切,又有"余甘一清"的满足,最后以俏皮话收尾。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把一次普通的汲泉煮茶写得妙趣横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简单纯粹的快乐。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