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
北风夜甚厉,急雨鸣淙潺。大树俯惊波,连舫䌫其閒。
崩腾势欲往,撼拒力何艰。势极晓应衰,柳叶摇翩翾。
柔桡荡春渚,芳草被澄湾。重阴既荡涤,丹霞忽斑斑。
舟进暮未休,野日澹以閒。回首碧林外,数点龙舒山。
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关。神会无远近,道合非附攀。
母以损夷怿,属念为衰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风雨过后的春日江景,以及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回忆。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风雨夜航)
开头用"北风夜甚厉"直接带出狂风暴雨的夜晚场景。大树被吹弯,船只像被巨人按在水面挣扎,缆绳绷紧发出声响。这里用"崩腾势欲往,撼拒力何艰"生动表现了自然力量和人类抵抗之间的对抗感,就像看一场拔河比赛。
第二部分(雨过天晴)
随着时间推移,风雨渐弱,画面突然变得温柔。柳叶轻摇,小船在春水中荡漾,被雨水洗过的天空现出彩霞,傍晚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田野。这里"柔桡""芳草"等词营造出清新治愈的画面,就像暴雨后突然看到彩虹的感觉。
第三部分(友情思念)
最后诗人回望远山,想起送别的朋友们。他强调真正的友谊不在于距离远近或身份高低,而是心灵相通。"神会无远近"就像现在说的"海内存知己",只要志同道合,天涯若比邻。结尾叮嘱朋友不要因为担心自己而忧愁,显得特别温暖贴心。
全诗通过从激烈到平静的自然变化,引出对友情的思考。就像我们经历困难时,最终会想起那些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诗人用风雨比喻人生困境,用晴空象征豁然开朗的心境,最后落在友情的珍贵上,整体流畅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