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周公招王寄以长句
素娥大作中秋节,一夜广寒桂花发。
天风吹堕绿野堂,夜半瑶阶丈深雪。
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
笑随玉妃照粉水,洗妆同入月中游。
晋公赏梅仍赏桂,独招子猷雪前醉。
明朝有客诉天公,不唤香山病居士。
天风吹堕绿野堂,夜半瑶阶丈深雪。
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
笑随玉妃照粉水,洗妆同入月中游。
晋公赏梅仍赏桂,独招子猷雪前醉。
明朝有客诉天公,不唤香山病居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中秋夜,通过神话意象和文人雅趣展现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梦幻聚会。
开篇用"素娥(嫦娥)大办中秋宴席"的拟人化描写,带出月宫桂花盛放的奇幻场景。突然天风把桂花吹落到人间宰相的庭院,金黄桂花像积雪般铺满台阶,这里用"丈深雪"的夸张手法突出桂花之多。
接着出现一位爱梅成痴的梅仙(暗指文人),他还没意识到是秋天,误把桂花当成梅花,惊喜地以为雪花沾上了发簪。这个误会引出了更浪漫的情节——他跟着嫦娥的仙驾,用月光下的清水梳洗打扮,一同飞往月宫游玩。
后半段转到现实场景:当朝宰相(晋公)同时欣赏着桂花与梅花,特意邀请王徽之(子猷,著名爱竹文人)在"花雪"前饮酒。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第二天有人向老天爷告状,抱怨为何不邀请白居易(香山居士)参加这场雅集,用幽默口吻暗示这场聚会的高雅门槛。
全诗妙在将神话与现实交融:桂花雨被写成嫦娥的馈赠,文人聚会变成神仙派对。通过"误把秋桂当冬梅"的趣味误会、"洗妆游月宫"的奇幻想象,以及结尾的俏皮抱怨,把中秋月色、文人雅兴和神话传说编织成一场跨越时空的仲夏夜之梦。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