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其十

岁暮方思住洞天,斧冰临涧煮寒泉。半閒茅屋连朝雨,品字柴头一缕烟。

山色去心无咫尺,路岐回首已三千。他时得遂投閒计,不拟将心更学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岁末寒冬中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悟,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

前四句像一组生活镜头:年末天寒时,诗人忽然想找个洞天福地隐居。他在结冰的溪边劈冰取水,用寒泉煮茶。简陋的茅屋连着下了几天雨,他用"品"字形堆起的柴火煮饭,炊烟袅袅升起。这些细节充满烟火气,却透露出超脱尘世的闲适。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眼前的山色近在咫尺,却已不在心上;回头看来时路,早已走过千山万水。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等将来真正过上闲适生活时,连"学禅"这种刻意追求超脱的行为都显得多余了。这种"放下执着才是真超脱"的感悟,比直接说教更有说服力。

全诗妙在将日常琐事与人生哲理自然融合。劈冰煮茶、茅屋炊烟这些具体画面,让抽象的"闲适"变得可感可知。而结尾处对"学禅"的否定,反而更突出了真正的精神自由。这种生活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平衡物质与精神需求仍有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