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人道三十九
人道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儿今如许,才觉三十九年非。昨被玉山楼取,今仗牛山挽住,役役不知疲。自己未能信,漫仕亦何为。亦何为,应自叹,不如归。问归亦有何好,堂上彩成围。上下东冈南陌,来往北邻西舍,逖地看儿啼。富贵适然耳,此乐几人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39岁中年人的自嘲和感悟,充满生活烟火气和人生智慧。
上片开头就用"日斜时"比喻人到中年,像太阳快落山一样。作者突然发现自己活到39岁,回头一看这些年好像都白忙活了。昨天还在高档酒楼应酬(玉山楼),今天又得为生计奔波(牛山),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最扎心的是,连自己都不信这样忙忙碌碌到底图个啥。
下片直接给出答案:不如回家!但马上又自我调侃:回家有啥好?接着描绘了温馨的家庭画面:屋里长辈健康(堂上彩成围),可以悠闲地在村里散步(东冈南陌),和邻居串门(北邻西舍),最幸福的是听着孩子咿呀学语。最后点破:富贵都是虚的,这种天伦之乐才是真谛,但世上又有几个人能懂?
全词妙在三点:一是用"玉山楼/牛山"这种对比,活画出中年人的职场疲惫;二是"逖地看儿啼"这种生活细节特别打动人;三是像聊天一样自问自答,从迷茫到豁达的转变非常自然。就像现代人加班到深夜突然感慨:"这么拼到底为什么?不如回家陪孩子!"跨越800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