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天莹宪副菜苗瓜瓞图
汉阴旧事今如何,东陵门外多新波。桔槔不用土膏沃,百草安敢争阳和。
畦中甘瓜蔓初长,畦畔嘉蔬叶如掌。旋凭蔬叶荫瓜根,雨露常时默培养。
芃芃四畔无藜莠,引蔓千寻正连亩。莫言近本手可围,明月离离大如斗。
梁亭夜灌无人知,眼前庆泽凭周诗。公家积德自先叶,更见茁茁兰芽奇。
公侯滚滚徐卿子,聃耳云仍亦如此。绳绳须究画工情,肉食休忘菜根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丰收图,通过菜苗瓜果的成长暗喻家族德行的传承。全诗用通俗的农家意象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田园劳作之美
开篇用"汉阴老人拒用机械"的典故(汉阴旧事),对比眼前生机勃勃的菜园景象。诗中详细描写瓜蔓初长、菜叶如掌的细节,特别提到"用菜叶为瓜根遮阴"的种植智慧,展现农人顺应自然、细心培育的劳作场景。就像现代人种菜时懂得用遮阳网保护幼苗,古人早已掌握这种生态种植法。
2. 成长隐喻
诗人用"芃芃(茂盛)四畔无杂草"形容德行纯净,用瓜藤"引蔓千寻"比喻福泽绵长。最有趣的是把瓜果成长比作明月渐圆——初生时不过拳头大小(手可围),成熟后却如斗大的月亮,暗示德行积累终会结出硕果。这种比喻就像我们今天说"孩子是看着长大的",但加入了诗意升华。
3. 家风传承
后半段转入家族教化,用"梁亭夜灌"(夜间浇灌菜园的典故)暗指潜移默化的家风熏陶。"公侯滚滚""聃耳云仍"等词看似夸张,实则用瓜果累累比喻子孙昌盛。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既要欣赏画中美景(绳绳须究画工情),更要牢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处世之道,相当于现代人说的"不忘本"。
全诗妙在将种菜常识转化为人生智慧:菜叶护瓜根如同长辈庇护后代,雨露滋养幼苗犹如德行培育子孙。诗人用"菜苗瓜瓞(小瓜)"这个接地气的意象,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大道理说得生动可感,就像用种菜经验来讲述家族传承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