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象歌
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现代解析
这首《洗象歌》描绘了一场古代洗象仪式的热闹场景,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热闹的节日氛围 诗歌开篇就带我们来到宣武门外的洗象现场——鼓声震天、彩旗飘扬,街上挤满看热闹的百姓,连坐马车的女士们都停下车子,隔着玉河说说笑笑。这种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欢乐的市井气息。
2. 人象互动的生动细节 诗中大象和驯象人的互动特别有趣:驯象人("赤脚乌蛮")像对待孩子一样引导大象下水,大象起初小心翼翼试探("斗胆乍移前右脚"),后来玩嗨了用鼻子喷水("横流卷鼻飞半天"),甚至欢快地用蹄子踏水跳舞。这些细节让庞然大物显得憨态可掬。
3. 巧妙的对比手法 作者用"蛮奴灵如鼠,象视奴爱如父"这样有趣的比喻,把体型巨大的大象和灵活的驯象人形成反差。结尾还调侃被铁笼困住的白额猛虎和争抢象牙的南山象,反衬出这头瑞象能享受年度洗澡的幸运。
4. 隐藏的社会观察 表面写洗象,实则暗含对现实的思考。比如"不律仪来总难缚"暗示大象野性难驯,"翻愧痴龙枕水眠"可能暗指某些人不如大象活得自在。最后提到被囚禁的老虎和争夺象牙的象群,隐约透露出对动物遭遇的同情。
全诗就像一部古代纪录片,既有宏大的仪式场面,又有大象喷水、百姓喝彩的趣味特写。通过这场洗象活动,我们不仅能感受古人的文化生活,还能体会到作者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