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堂观牡丹

秾香偏惹宦游人,银瓮连车载酒频。
乍雨乍晴三月节,倾城倾国一年春。
却胜飞燕为皇后,谩把惊鸿比洛神。
若问风流谁可赋,只应宋玉是东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牡丹盛开时节的繁华景象,以及赏花人的风流雅趣。

首联写牡丹的浓香吸引了过往的官员和游人,他们用银瓮装酒,驾车频繁往来赏花。这里用"秾香"突出牡丹的香气浓郁,"宦游人"点明赏花者的身份,而"连车载酒"则展现了赏花的盛况和人们的热情。

颔联用"乍雨乍晴"形容三月天气多变,而"倾城倾国"则用夸张的手法赞美牡丹的绝美姿容,仿佛能让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

颈联用了两个典故:赵飞燕是汉朝著名的美女皇后,曹植在《洛神赋》中把洛水女神比作"惊鸿"。诗人却说牡丹的美胜过赵飞燕,连洛神也比不上它,进一步衬托牡丹的绝世之美。

尾联自问自答:如果要问谁能写出牡丹的风流韵味,那只有宋玉这样的才子才配做它的邻居。宋玉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辞赋家,这里暗指只有高雅的文人才懂得欣赏牡丹的美丽。

全诗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将牡丹的艳丽、高贵和人们对它的痴迷生动地展现出来,语言华丽但不晦涩,读来能感受到牡丹盛开时的热闹与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