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夜坐望月示从侄承勋一首

银蟾吐魄下帘旌,千里乡心一夕生。
误认团圞疑此夜,空留色相动人情。
流辉冻地寻无迹,幽赖惊宵听有声。
汝亦盈盈将十五,年华须共月华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望月思乡的场景,通过月亮引发对亲情和时光的思考。

前两句写月亮(银蟾)洒下清辉,照在门帘上,让离家千里的人突然涌起思乡之情。这里用"吐魄"形容月光倾泻的画面感很强,就像月亮在轻轻吐露光芒。

中间四句是望月时的错觉与感悟:先误把月亮当成团圆象征,却发现它只是虚影;月光在地上流动却抓不住,夜里的声响更添寂寥。这里用"色相"代指月亮的外表,暗示美好事物终会消逝。

最后两句转向对年轻侄子的期许:十五岁的少年就像将满的月亮,诗人希望他的青春能像月光一样清澈纯净。这里"盈盈"既形容月亮饱满,也暗指少年风华正茂。

全诗妙在把月亮、思乡、青春三个主题自然串联:月光引发乡愁,月圆联想到团圆,再由月亮的圆满过渡到对少年成长的祝愿。诗人用"冻地无迹"等生动比喻,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可感可触,最后落在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上,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