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六引民部招游金鱼池分得六鱼
澄澄鉴碧沼,潴水贮文鱼。已近清华地,还疑濠濮居。
榆杨荫曲榭,荇藻敷周除。信是皇慈洽,曾供睿赏馀。
层层翠鬣绕,粲粲锦鳞舒。分沫承天泽,依光接玉渠。
春游倾士女,暇燕盛簪裾。蠕动沾灵贶,人禽囿广舆。
虹流纷射渚,水赤幻呈书。钩饵相忘处,天渊长晏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家园林金鱼池的春日游玩图景,充满富贵闲适的气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视觉盛宴:诗人用"碧沼""文鱼""翠鬣""锦鳞"等词,像调色盘一样呈现了金鱼池的绚丽。池水清澈如镜(澄澄鉴碧沼),各色金鱼(文鱼)游动时鳞片闪耀如锦绣,榆杨树的绿荫与水中荇菜交织,构成一幅流动的立体画卷。特别是"虹流纷射渚"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波折射出的彩虹光斑。
2. 皇家气派:诗中暗藏等级秩序,"睿赏馀""承天泽"等词点明这是皇帝赏赐的园林。百姓春游(春游倾士女)与官员聚会(暇燕盛簪裾)的场景并列,展现太平盛世下各阶层共享春光的画面。最有趣的是"钩饵相忘处",暗用庄子"鱼乐"典故,暗示在这片皇家恩泽下,连鱼儿都忘了被钓的危险,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
3. 哲学意趣:尾句"天渊长晏如"画龙点睛,表面写鱼池平静,实则暗喻在皇权庇佑下,天地万物都安然自得。这种将政治隐喻藏在美景描写中的手法,既符合应制诗的规范,又比直接歌功颂德更显高明。诗中"濠濮居"的典故(庄子观鱼处)更给富贵景象添了分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