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在给一位叫程容庵的70岁老人祝寿,同时夸赞他们父子俩的品德。我用大白话给你拆解一下:
1.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
- 先说古代有抠门的"义士",连一根毛都舍不得帮别人(这里用"一毛不拔"的典故)
- 再夸现在徽州有真义士(指寿星),把钱看得像毛毡上的毛一样轻,随手就能捐出四百两银子("星"指银子)
2. 后四句点明主题:
- 这位义士做了善事美名流传("天泉"比喻美名像泉水一样流传)
- 我写诗贺寿不仅因他本人,更因他儿子很争气("折桂"指科举成功,"不偷桃"用东方朔偷仙桃典故,暗示儿子靠真才实学而非小聪明)
全诗亮点:
- 用"拔毛"和"毡毛"的对比,生动表现寿星慷慨
- 最后一句巧妙用典,既祝寿又夸儿子,一箭双雕
- 通过父子两代人品德的描写,展现了好家风传承
本质上是通过祝寿诗,歌颂了乐善好施的品德和书香传家的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