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四首 其十六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

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偈二十四首》,是宋代佛学大师宗杲所写。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递了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思想,下面我来为你解释一下。

首先,开头两句“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虽然没有在世间出现,但他通过四十九年的说法,让众生有机会听闻佛法。这表明佛法是普遍存在的,不需要依赖佛陀的现身。

接下来的两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用自然景象来形容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无论江河湖泊中有多少条江,每条江都映照着月亮;无论天空有多宽广,只要有云的地方,就会映射出蓝天。这比喻佛教中的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就像每条江河都能映出月亮,每个地方都能见到月亮一样。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说的是佛教祖师并非从西方传来,他们在本土就已经有了精妙的法门。这里强调了佛教在中国本土的深厚根基,不需要依赖外来传播。

“西天此土俱拈却,一种平怀当处亲”说明无论是在西方佛国还是在中国本土,都可以找到相同的佛法智慧。关键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正确认识佛法的真谛。

最后两句“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意思是如果有人能够认识佛法的祖师及其教导,就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超越。这里提到的“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可能指的是时间上的变化,暗示佛法的修持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总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佛法普遍、永恒以及修持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理念。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而深刻的佛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