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沛原南归十首 其九

驴涉筝笛浦,船过濡须溪。
遥眺毛公山,日下千峰西。
雪叶扑衣裳,村乌寒不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旅途中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意趣和淡淡的孤寂感。

前两句用"驴涉""船过"两个动作,直接带我们进入旅途场景——驴子踩着浅滩的流水声,小船划过名叫濡须的溪流。这些地名(筝笛浦、濡须溪)本身就有音乐感和画面感,让人联想到水波荡漾的声音。

后两句把视线拉远:诗人遥望毛公山,看见夕阳沉落在群峰背后。"日下千峰西"用夸张手法,把群山连绵的壮阔和夕阳的辉煌都浓缩在五个字里。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细节特写:雪花扑打在衣服上,村里的乌鸦冷得都不叫了。这里用"雪叶"代替雪花,让冰冷的雪片有了植物的轻盈感;乌鸦的沉默更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寒冷,透露出旅人独行的孤清。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近景的驴背行舟,到远景的落日群山,最后定格在衣襟上的雪花。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寒不啼"的乌鸦、扑面的飞雪,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冬日旅途的艰辛与诗意。地名中的"筝笛""毛公"等称呼,又给寻常山水增添了人文气息,显得既真实又风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