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暮秋

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
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秋天傍晚的黄河边独自沉思的场景,充满了苍茫的孤寂感和对归途的思考。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长堤上,西风把衣衫吹得猎猎作响。这里用"独立"和"满"字,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和秋风的无处不在。

中间四句是绝妙的风景画:夕阳照着无边的秋草,远山和天空融为一体;岸边的落叶随水流走,沙滩上的云影和飞鸟相伴。这些画面看似在写景,其实都在暗示时光流逝(日临)、距离遥远(山接)、事物消逝(叶尽)和自由向往(鸟飞)。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自问"秦人"(可能指自己)是否真能保持初心,但马上又回答"去意自知归"——其实离去的决心早已在心里。这种自我问答的方式,把前面所有景物带来的感触,都归结为内心对归途的思考。

全诗妙在把孤独的秋景和内心的徘徊完美结合,每一处风景都是心情的写照。特别是"沙云与鸟飞"这样新颖的搭配,把云影和飞鸟并置,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最后不直接说想家,而是用"自知归"含蓄表达,给读者留下回味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