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为朋友徐山甫庆生而作,用温暖喜庆的笔调描绘了春日寿宴的欢乐场景,同时赞美了寿星的品德与家世。
前四句像一幅春日祝寿图:三月百花盛开("群葩"),正是设宴庆生的好时节。"崧高"暗指徐家如高山般显赫,"西馆"的寿宴虽短暂,但孝子(指徐山甫)会永远孝顺母亲("北堂"代指母亲,"彩衣"用老莱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的典故)。
后四句转为对未来的祝福:现在可以悠闲规划退休生活("菟裘约"),但相信徐山甫的子孙仍会科举高中("桂籍花")。最后用周朝贤臣尹吉甫和仲山甫作比,说治国之才本就出自徐家("补衮"指辅佐君王),既赞美徐山甫本人,也褒扬其家族传统。
全诗巧妙融合自然景物(春花)、寿宴场景(汤饼会)、历史典故(彩衣、吉甫),通过"现在—未来"的时间线,既表达生日祝福,又展现了对朋友品德与家风的钦佩。就像现代人写生日贺卡时,既会写"生日快乐",也会夸对方"你们全家都是人才"的感觉,不过古人写得更加文雅含蓄。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