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之作人各二篇因再次前韵
旱久雨乍晴,街衢走嚣壒。
花残失蝶蜂,草润鸣蛙蛤。
皇州春正深,燕寝香未㷈。
题封山公启,对坐陈蕃榻。
诗筒时往来,尺牍互开阖。
司空歌阳春,寡和谁能答。
平生馆阁俦,高兴符节合。
太宰李杜坛,好贤公孙閤。
矢口唾成珠,笔史汉流匼。
宗伯今董狐,瀛洲旧推盖(登瀛学士有盖文达)。
才华老愈新,志虑纯不杂。
翰长有马融,同年登雁塔。
长城擅五言,破敌围三匝。
嗟予袜线才,无足缀短衲。
诗人有冠冕,能不弃革踏。
志喜慕欧阳,牧民思卫飒。
催耕布谷鸣,劝课轮蹄遝。
麦秀绿方滋,桑柔青可拉。
宾从皆兰金,貌言匪栀蜡。
莫误尚书期,还倾侍郎榼。
花残失蝶蜂,草润鸣蛙蛤。
皇州春正深,燕寝香未㷈。
题封山公启,对坐陈蕃榻。
诗筒时往来,尺牍互开阖。
司空歌阳春,寡和谁能答。
平生馆阁俦,高兴符节合。
太宰李杜坛,好贤公孙閤。
矢口唾成珠,笔史汉流匼。
宗伯今董狐,瀛洲旧推盖(登瀛学士有盖文达)。
才华老愈新,志虑纯不杂。
翰长有马融,同年登雁塔。
长城擅五言,破敌围三匝。
嗟予袜线才,无足缀短衲。
诗人有冠冕,能不弃革踏。
志喜慕欧阳,牧民思卫飒。
催耕布谷鸣,劝课轮蹄遝。
麦秀绿方滋,桑柔青可拉。
宾从皆兰金,貌言匪栀蜡。
莫误尚书期,还倾侍郎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甘霖后城乡焕发生机的景象,同时展现了文人雅士们以诗会友的闲适生活。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自然景象(前8句):
用"旱久雨乍晴"开篇,生动展现雨后初晴的城乡画面——街道上尘土飞扬("嚣壒"指飞扬的尘土),花丛中少了蜂蝶,湿润的草丛里蛙声阵阵。通过对比旱灾前后的变化,突出雨水带来的生机。
2. 文人雅集(中间20句):
描写诗人们在春天聚会的情景。他们像古代名士一样在书房对坐("陈蕃榻"用东汉典故),通过诗歌书信往来交流。诗中列举了李杜(李白杜甫)、马融等文坛大家,以及当代才子们才华横溢的创作场景,用"矢口唾成珠"形容他们出口成章的才华。
3. 田园生活(后10句):
转向田园风光,描写布谷催耕、麦苗青青、桑叶柔嫩的农耕景象。最后以"莫误尚书期,还倾侍郎榼"作结,提醒不要错过聚会,还要继续把酒言欢,展现文人雅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诗酒人生的追求。
全诗亮点:
- 善用对比:旱灾与雨后的对比突出自然变化
- 巧妙用典:融入历史文人典故却不显晦涩
- 画面感强:从城市到田园的描写都生动如画
- 体现文人情怀:既关心民生,又追求高雅生活
诗中"袜线才"是作者自谦之词,比喻自己才华短浅如袜线,反衬出对其他文人才华的赞赏,这种谦虚态度也是古代文人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