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楚地返回嵋山隐居的场景,充满禅意和离别的感慨。
前两句"半偈曾闻法,虚空无住心"说这位僧人虽然只听过半段佛经,但已领悟到"心无所住"的禅理——即心灵不应执着于任何事物。这里用"虚空"形容超脱的心境。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僧人启程的画面:他像楚地的云一样乘着锡杖飘然而去,像渡杯一样轻盈地渡过巴水。虽然不知道他具体隐居在千峰中的哪间屋子,但那份超然物外的意境已经浮现。
最后两句"有身缘未子,此别且长唫"略带感伤:诗人说自己还留恋尘世缘分(可能指未能像僧人那样超脱),只能在这离别时长吟送别。这里的"长唫"既指吟诗,也暗含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向往。
全诗用云、水等自然意象烘托出僧人飘然出尘的形象,在简洁的文字中既写出离别之情,又透露出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意境空灵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