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图

千重万重莲瓣山,小天包在山中间。
神椎凿门石扇裂,冷香迸出桃花湾。
渔郎寻春踏溪尾,撞入桃花小天里。
荒村人家无几家,五百年来孙换子。
不邑不城无忧乡,驾云为屋霞为墙。
丹鸡叫烟桂岩冷,白牛耕雨芝田香。
眼中惊见尘中客,持酒争来问乡国。
鹿走荒山西复东,龙渡长江又南北。
听阑此语意猖狂,月明假榻松间房。
明朝出山重回首,山迷水乱云茫茫。
武陵太守意未省,强要寻源造灵境。
若使灵境长可通,淳俗定变浇漓风。

现代解析

这首《桃源图》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仙境,通过渔夫的偶然闯入,展现了理想中的无忧无虑生活,同时暗含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诗歌开头用夸张手法描写桃花源的地理环境——重重叠叠的莲花瓣般的山峦中,隐藏着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大门像是被神锤凿开,冷冽的花香从桃花湾飘出。一个渔夫沿着溪水寻找春天,意外闯入了这个神秘世界。

诗中描绘的桃花源生活令人向往:这里没有城市和县邑,人们用云彩做屋顶,用彩霞当围墙。红色的公鸡在晨雾中啼叫,白牛在细雨中耕种着长满灵芝的田地。这种超现实的描写手法,突出了桃花源的神奇美好。

当桃花源居民见到外来的渔夫时,都好奇地围上来询问外界情况。诗中用"鹿走荒山"和"龙渡长江"的意象,暗示外界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现实,与桃花源的宁静祥和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部分写渔夫离开后的感慨:当他第二天想再找这个仙境时,已经迷失在山水云雾中。诗歌结尾点明主旨——如果这样的仙境真能轻易到达,那么淳朴的民风恐怕也会被外界的浮华所污染。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难以实现的遗憾,也暗含对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

全诗通过浪漫的想象和对比手法,构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乌托邦,同时巧妙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永恒矛盾。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