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闲行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忙里偷闲、亲近自然的轻松时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第一句"闲馀何处觉身轻"说的是:人在什么时候会觉得身体特别轻松呢?这里暗示平时工作压力大,只有闲暇时才能放松。

第二句"暂脱朝衣傍水行"直接写主人公暂时脱下官服,沿着水边散步。这里的"朝衣"代表官场身份,"脱"这个动作象征着暂时摆脱公务的束缚。

后两句用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水鸟似乎懂得人想要安静的心情,主动靠近却不会惊扰人。这里把鸥鸟拟人化,说它们能读懂人心,其实是在表达主人公内心达到了平静状态,连动物都能感受到这份安宁。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脱官服"这个细节巧妙表现了从公务到休闲的转换 2. 通过人与鸥鸟的互动,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3. 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卸下重担后的轻松愉悦

就像现代人下班后换上便装去公园散步,看着不怕人的鸽子在身边踱步,那种暂时抛开工作烦恼的惬意感,古今是相通的。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