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杜子野诗卷

老眼昏花废课程,小窗久矣断书声。
夜来忽得君诗卷,自起挑灯读到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年人重获学习热情的生动故事。

前两句用生活化的对比描写现状:老人眼睛花了,早就停止了学习,小书房很久没传出读书声了。这里"废课程"不是指学校课程,而是说中断了自我提升的学习计划,"断书声"这个细节特别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积灰的书桌。

后两句突然转折:夜里偶然拿到朋友(杜子野)的诗集,竟然激动得连夜点灯读到了天亮。"忽得"显出意外惊喜,"自起挑灯"这个动作描写特别真实——不是随便翻翻,而是郑重其事地起身点灯细读。最后"读到明"三个字,把那种久违的、沉浸式的阅读快感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老眼昏花"和"挑灯夜读"的强烈对比,展现知识带来的精神活力可以战胜身体衰老;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片段,让我们看到文学如何重新点燃人的热情。就像现代人刷手机到深夜一样,诗人读诗读到天亮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热爱从来与年龄无关。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