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山石林

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
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现代解析

这首《卞山石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处荒凉又壮美的石林景观,同时透露出深深的物是人非之感。

前两句"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直接点明主题:景物依旧,但人事已非。曾经热闹的场所如今空荡荡的,连回声都没有,营造出强烈的孤独感。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石林的奇特景观:千重云彩像游龙般变幻莫测("夭矫"),嶙峋的岩石像美玉般姿态各异("崚嶒")。断裂的墙壁长满青苔,悬崖上的树木挂着藤蔓,这些细节描写让荒凉的景色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最打动人心:诗人托着下巴("支颐")在这里寻找往日的记忆,虽然一切都变了,但那些曾经的经历依然清晰。这种对过去的怀念特别能引起共鸣,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物是人非"的地方。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自然景物描写,承载了复杂的人生感慨。石林的永恒不变与人世的沧桑变迁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欣赏奇特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