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元寺憩绿阴堂

韦郎句中寻昼寂,劫灰不尽绿层层。鸿文重纪青城客,内典新传瀑布僧。

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灯。杪椤树子风前落,吹满恩公旧毾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寺宁静幽深的景色,同时融入历史典故和佛教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写诗人在韦应物的诗句中寻找白天的宁静,寺庙历经沧桑却依然绿意盎然。"劫灰"指战火废墟,暗示寺庙曾遭破坏但生命力顽强。

中间四句用典故点缀:提到文人记录青城山的游客,佛经由瀑布边的僧人新传;江上石佛像树叶般轻盈漂流,僧人钵盂中的宝珠像灯一样隐隐发光。这些画面虚实结合,既有实景又有佛教象征,突出寺庙的灵性。

最后两句写微风吹落菩提树种子,洒满恩公的旧毛毯。这个细节充满禅意——种子象征佛法传播,毛毯代表修行者的朴素生活,整幅画面宁静祥和,让人感受到佛法熏陶下的平和心境。

全诗通过绿荫、佛寺、僧人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融合,传递出远离喧嚣、心灵净化的意境。语言清新自然,用典不着痕迹,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丝超然物外的禅趣。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