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将母邗(hán)沟上,留家白紵(zhù)阴。
带着母亲来到了邗沟,但家尚留在白紵。
邗沟:在今天的江苏境内。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母亲月圆之夜突然听到杜鹃的声音,想起离家在外的儿子。虽然天南地北相隔万里,但心中依旧是深深的牵挂。
杜宇:杜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带着母亲来到了邗沟,但家尚留在白紵。
母亲月圆之夜突然听到杜鹃的声音,想起离家在外的儿子。虽然天南地北相隔万里,但心中依旧是深深的牵挂。
注释
邗沟:在今天的江苏境内。
杜宇:杜鹃。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说的是:母亲在邗沟(一条河)边送别孩子,孩子离家后,母亲独自留在家中纺织(白紵指白色的麻布)。这里通过母亲纺织的场景,暗示母亲日复一日地等待孩子归来。
后两句"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更打动人心:在月光明亮的夜晚,听到杜鹃鸟的啼叫(杜宇就是杜鹃),无论孩子走到南方还是北方,母亲的心始终牵挂着他。杜鹃鸟的叫声在古诗中常代表思乡之情,这里用来衬托母亲的思念。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平常的生活场景(母亲纺织)表现最深沉的爱
2. 通过"南北"这个空间概念,把母亲无远弗届的牵挂写得具体可感
3. 借杜鹃啼叫这个自然意象,让无形的思念变得有声有色
这种母爱是超越时空的,就像今天的母亲,无论孩子在天涯海角,永远都在心里记挂着。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说出了天下母亲共同的心声。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