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文忠与邓安惠西山唱和

春风吹屧上黄冈,独倚斜阳看武昌。
城郭山川几兴废,祇留元祐姓名香(以上《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站在黄冈山上眺望武昌城的场景,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感慨。

前两句"春风吹屧上黄冈,独倚斜阳看武昌"勾勒出一幅春日黄昏的图景:诗人踏着木屐登上黄冈山,独自倚靠在山顶,在夕阳余晖中远眺武昌城。这里的"屧"是古代的木底鞋,"黄冈"和"武昌"都是湖北的地名,形成地理上的呼应。

后两句"城郭山川几兴废,祇留元祐姓名香"转入历史沉思:眼前的城池山川见证了多少兴衰变迁,只有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元祐年间活跃)等人的名声依然流传。这里的"元祐"是宋哲宗年号,代指苏轼生活的时代。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春风""斜阳"等意象营造出温暖又略带感伤的氛围
2. 通过"独倚"的动作展现诗人的孤独沉思状态
3. 将眼前景物与历史兴衰巧妙联系,表达对文化名人永恒价值的肯定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怀的自然过渡

这首诗告诉我们:自然景物亘古不变,人世繁华终会消逝,但真正的文化精神却能穿越时空,永远留香。就像今天我们看到长江边的黄鹤楼,依然会想起古代的诗人一样。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