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子讲的是禅宗的核心思想——"空性"和"直指本心"。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1. 第一句"我无佛法一字说":真正的佛法不是靠文字传授的,就像老师说我其实没教给你任何具体知识。
2. 第二句"子亦无心无所得":学生也不用刻意去记去求,就像你听课不必死记硬背,关键要领悟精神。
3. 第三句"无说无得无心中":当老师和学生都不执着于"教与学"的形式时,就像两个好朋友自然相处,不用刻意表现,反而最能心意相通。
4. 最后用"释迦见燃灯佛"的典故:就像释迦牟尼当年什么经书都没看,就在沉默中顿悟成佛,说明真正的觉悟是超越书本知识的。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是死记硬背来的,当你放下"一定要学会什么"的执着,像呼吸一样自然地生活时,反而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就像我们常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刻意追求反而得不到,顺其自然反而水到渠成。
释普宁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