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联句(按:与程逵、刘沔、刘煇联句。)
山川百千景,斯并诚夐绝(逵)。
灵源若神涌,怪石肖天裂(沔)。
不与浊流并,恐是众泉杰(煇)。
银汉河分派,玉壶冰借洁(概)。
中夜声激怆,四时光秀澈(逵)。
泾渭耻淆杂,潢潦愧涸竭(沔)。
润如周孔教,清比夷齐节(煇)。
观鱼思文望,对岩梦武说(概)。
我欲断谄佞,汲此洗剑血(煇)。
我欲安庙社,磨此镂勋碣(煇)。
诗以志本心,书之非诡说(煇)。
灵源若神涌,怪石肖天裂(沔)。
不与浊流并,恐是众泉杰(煇)。
银汉河分派,玉壶冰借洁(概)。
中夜声激怆,四时光秀澈(逵)。
泾渭耻淆杂,潢潦愧涸竭(沔)。
润如周孔教,清比夷齐节(煇)。
观鱼思文望,对岩梦武说(概)。
我欲断谄佞,汲此洗剑血(煇)。
我欲安庙社,磨此镂勋碣(煇)。
诗以志本心,书之非诡说(煇)。
现代解析
这首联句诗由四位诗人合作完成,通过描绘一处神奇泉水,表达了他们对高洁品格和政治理想的追求。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神奇泉水的描绘(前八句)
诗人们用夸张的比喻形容这处泉水:像银河分流般纯净(银汉河分派),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玉壶冰借洁)。泉水昼夜奔涌(中夜声激怆),四季清澈(四时光秀澈),连著名的泾渭之水在它面前都显得浑浊(泾渭耻淆杂),雨季的积水在它面前都自惭形秽(潢潦愧涸竭)。
2. 品格的象征(中间四句)
这里把泉水比作儒家教化(润如周孔教),又比作伯夷叔齐的气节(清比夷齐节)。看着泉水,诗人联想到姜太公钓鱼的智慧(观鱼思文望),和周公解梦的治国才能(对岩梦武说),暗示这泉水象征着治国安邦的智慧。
3. 政治抱负的抒发(最后六句)
诗人刘煇连续用四个"我欲"表达政治理想:想用这泉水洗去官场谄媚之风(断谄佞),冲刷掉权力斗争的鲜血(洗剑血);想用它来安定国家(安庙社),把自己的功绩刻在石碑上(镂勋碣)。最后强调这些诗句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志本心),绝非虚言(非诡说)。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自然景观与人文理想完美结合。看似在写泉水,实则借泉水的纯净来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诗中"洗剑血"的意象尤为震撼,既保留了宝剑的刚毅,又用泉水净化了暴力色彩,体现了诗人既要建功立业又要保持高洁的矛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