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云翁耕扶桑,种黍养日乌。手挼六十花甲子,
循环落落如弄珠。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人生如云在须臾,
何乃自苦八尺躯,裂衣换酒且为娱,劝君朝饮一瓢,
夜饮一壶。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
桐君桂父岂胜我,醉里白龙多上升。菖蒲花开鱼尾定,
金丹始可延君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及时行乐的老者形象,核心思想是劝人看淡人生短暂,活在当下。

开篇用神话意象:老人像神仙一样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耕种,用黍米喂养太阳里的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鸦)。他手里盘玩着代表六十年轮回的串珠,暗示看透时间流转。这里用"长绳系日"的典故(传说有人想用绳子拴住太阳不让时间流逝)说明强留时光不算愚蠢,因为白发老人照镜子时依然在捋胡子,暗示衰老无法避免。

中间转为现实感慨:饿着肚子读古书的人(指穷书生)像冯唐(汉代怀才不遇的官员)到老都没坐上高官马车。诗人认为人生像转瞬即逝的云烟,何必为这具肉身自寻烦恼?不如撕衣服换酒取乐,白天喝一瓢晚上饮一壶,痛快过活。

后段用夸张手法表达狂放:就算天塌下来、雷声轰鸣,夏桀(暴君)和尧(明君)的区别也不值得计较。那些传说中的仙人(桐君、桂父)还不如醉酒的自己,醉后仿佛能骑白龙飞升。最后说只有菖蒲开花、鱼尾静止(象征奇迹发生)时,金丹才能续命,实际是反讽——这些都不可能,不如及时饮酒行乐。

全诗用神话与现实交织,通过老者形象传递"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豁达。语言狂放不羁,用饮酒对抗时间流逝和现实困顿,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