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梅岭

带湖卜筑留稼轩,归似浔阳晋太元。
近属团圞生桂魄,即望冷澹合梅魂。
林肤光转空无意,石髓波侵不动痕。
在市在山相取舍,心源岂必出桃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都(今南昌)梅岭的景色,同时融入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人生取舍的思考。

首联提到辛弃疾(号稼轩)在带湖建屋隐居,以及陶渊明(浔阳人)笔下的桃花源,暗示自己也想效仿古人归隐。颔联写眼前实景:团圆明月映照梅岭,清冷的月光与梅花精神相融,营造出高洁脱俗的意境。

颈联用拟人手法写山林景色:树皮在月光下自然变幻,山石被溪水冲刷却不着痕迹,暗喻超然物外的心境。尾联点明主旨:无论在闹市还是山林,真正的安宁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内心是否纯净,不必刻意追求世外桃源。

全诗通过月光、梅魂、林石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精神追求相结合,表达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只要内心澄明,处处都是桃源。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展现了传统文人寄情山水时的典型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