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皇家园林的宁静画面,充满层次感和空间转换的趣味。
前两句"帝籍傍连茧馆桑,禁林乔木昼阴凉":写的是皇家桑田与蚕室相连,禁苑里高大的树木在白天投下清凉的树荫。这里通过"桑田"和"蚕室"的意象,暗示着皇家重视农桑的传统,而"昼阴凉"三字则营造出静谧舒适的夏日氛围。
后两句"却从射殿临江阁,中有通衢夹苑墙":笔锋一转,从射箭的宫殿来到临江的楼阁,中间有大道夹在园林围墙之间。这两句通过"射殿"到"江阁"的空间转换,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宏大格局。"通衢夹苑墙"的描写尤其巧妙,既表现了园林设计的精心布局,又暗含了皇家禁地与外界若即若离的关系。
全诗就像用文字搭建的立体模型:从桑田到树林,从射殿到江阁,在有限的诗句里展现了丰富的空间层次。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空间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皇家园林的庄严与幽静之美。这种"移步换景"的写法,既展示了场所的恢弘气派,又透露出诗人漫步其间的悠然心境。
任希夷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