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张观察枉顾沙亭村舍之作用韵
太公渔钓奸西伯,美女奇物称三人。
吁嗟文武师若此,何如墨胎二子仁。
不才佯狂居南渎,食薇颜色能如春。
东方每笑首阳拙,曾参亦讥黔娄贫。
持蔬槁死宁不可,有母白发方九旬。
使君轩车忽相访,鸡鸣犬吠惊乡邻。
亥唐菜羹亦未设,荷蓧黍饭乃自珍。
踰垣闭户岂中道,礼尚往来吾当循。
威凤有德贵能下,神龙之性期终驯。
使君吐哺向白屋,刍荛之智图咨询。
庭前秋水漱白石,屋后乔松矗苍旻。
物物可以代忠告,岂必有言书诸绅。
驺忌鼓琴托讽谏,斲轮喻道偏如神。
知公相契在默识,忘怀自此日以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官员(张观察)来访的回应,表达了自己清贫自守、不慕权贵的态度,同时也暗含对官场虚伪的讽刺和对真诚交往的期待。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用典,表明态度: 开头提到姜太公钓鱼遇到周文王的故事,以及伯夷、叔齐(墨胎二子)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的典故。作者用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例子,表明自己更欣赏伯夷叔齐的坚守原则,而不是姜太公的“投机取巧”。这其实是在说:我虽然穷,但有骨气,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巴结权贵。
2. 自述生活,展现风骨: 作者说自己住在南方,生活清贫,吃野菜也能保持精神饱满。他自嘲像伯夷叔齐一样“笨”,像黔娄一样穷,但宁愿饿死也不违背原则,因为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奉养。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也体现了他对孝道的重视。
3. 官员来访,引发思考: 突然有官员(使君)来访,乡里人都很惊讶。作者家里连像样的饭菜都拿不出来,只能以粗茶淡饭招待。他反思自己闭门谢客是否太过分,觉得礼尚往来还是应该的。这说明作者并非完全排斥与官员交往,只是希望交往是真诚的,而非功利性的。
4. 以物喻人,委婉劝诫: 作者用“威凤有德贵能下,神龙之性期终驯”来比喻官员,暗示他们应该放下架子,亲近百姓。他进一步说,庭院里的流水、松树都能给人以启示,不一定非要言语说教。这其实是委婉地劝诫官员要体察民情,不要高高在上。
5. 结尾点题,期待真诚: 最后作者用驺忌鼓琴、轮扁斫轮的典故,说明真正的理解在于心领神会,而不在于表面的客套。他期待与这位官员建立一种超越世俗利益的真诚关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典自然,寓意深刻: 作者巧妙运用历史典故,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避免了直白的批评,显得含蓄而有深度。 -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虽然用了一些典故,但整体语言比较通俗,尤其是对自己清贫生活的描述,非常真实动人。 - 矛盾心理,真实可信: 作者既想保持清高,又觉得应该礼尚往来,这种矛盾心理非常真实,让人感受到他的纠结和坦诚。
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清贫文人对官员来访的复杂心理写照。它既表达了不慕权贵的傲骨,又展现了期待真诚交往的愿望,同时对官场虚伪进行了委婉的讽刺。诗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和深刻思考,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