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门中丞以近稿见示却寄

词章经济本同源,钟鼎山林岂异论。
韩子文皆从道出,温公事可对人言。
采风不尚千篇富,养正方知六义尊(公选养正诗)。
三复公诗得诗法,草誇绮丽入旁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稼门中丞"诗作的评价和感悟。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文学见解。

前四句说写文章和治理国家其实道理相通,无论是做官还是隐居,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都是一样的。就像韩愈的文章都源自儒家正道,司马光的事迹都经得起检验。这里用两位历史名人举例,说明好作品必须立足正道。

中间两句称赞友人选诗注重"养正"(培养正气),不追求数量多,而是重视诗歌的教育意义。说明真正的佳作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内涵。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读后感:反复品味友人的诗作后,领悟到写诗的真谛。那些只追求辞藻华丽的诗作,其实已经偏离了正道。这里用"旁门"比喻华而不实的创作倾向。

全诗核心观点是:好诗应该像做人一样正直朴实,重在传达正道,而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这种文学主张在今天依然有启示意义——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是真挚而有内涵的。

0